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水,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但我们在用水的同时也在向环境中排放着大量被污染的水,那么这些水是如何处理的呢?正值第21个“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东门小学一年级一班的近50名小学生在老师和家长们的陪同下,于
在厂区里,面对修剪整齐的草皮、葱郁的树木,家长们都忍不住拿出了随身携带的相机“啪啪”的拍照留影,人工喷泉也在阳光的照耀下,现出五颜六色的彩虹,“真没想到,污水处理厂这么漂亮,丝毫看不出跟污水有什么关系啊!” 我作为公司安排的一名讲解员,首先通过对展板、沙盘、中控室的介绍,让大家对污水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听完讲解后,同学们似乎还有些疑问,但小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污水处理的过程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着同学们的好奇心和疑问,我们进入了污水处理的生产区域,带领大家一起去见证浑浊不清的污水到底是通过怎样的科学工序变成清水的。
“同学们,前面就是进水口。”几个小学生兴奋的跑在了最前面,临近进水口时,一个个却捂起了鼻子“呀,好臭!”“同学们,这里进来的水包括老城区所有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在污水厂里,每天就要处理20万吨的污水,这里边就包括大家平时所使用和浪费了的水,所以平时用水的时候我们就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譬如像洗完脸、洗过菜的水,可以用来冲马桶等等。”
旁边的设备轰轰的运行着,浑浊的污水源源不断进入到这个机器里,机器滤掉了污水中的垃圾,“同学们,这是粗格栅,是污水处理的第一道工序,之后还有曝气沉砂池、细格栅,会把污水中的垃圾、沉沙等分离出来”。一边走一边介绍着,很多小学生还拿着笔迅速的在本上做着记录。机械预处理的过程让他们大开眼界,但让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A2O/MBBR生物反应池,不仅同学们好奇,家长们也都止不住的问“那池子里面是什么?这些小圆圈有什么用?”“这是一种填料,它的作用啊,我们打个比方,就相当于在池内给生物细菌盖了一所所小房子,为大量微生物的附着生长和脱落更新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
伴随着一路参观一路提问,我们走过紫外线消毒池,很快来到生物指示池,看着红色的锦鲤在水中欢快的游嬉,同学们都大为感叹,一池浑浊不清的污水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到了这里竟变的如此清澈了。“污水变清了,味道也没有了,这些是现代科技知识在环保工作中的应用,同时也是那些不怕吃苦的叔叔阿姨们的功劳啊!”“这些水能喝吗?”“处理出来的水的用途是什么?”我们每天将 8万吨处理后的中水输送到华能济宁电厂和华能运河电厂等工业企业用作循环冷却用水,其余中水一部分用作城区景观用水,另一部分通过我市的“截蓄导用”工程输送到老运河人工湿地和洸府河人工湿地,通过自然水体的进一步净化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可以用作农田灌溉、园林灌溉等。
“原来叔叔阿姨们处理污水的工作真的很重要啊”。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小学生们纷纷表示,不但自己要保护好身边的水资源,回去还要告诉其他同学都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做爱水护水的小卫士。最后,宫总的一番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水资源的未来,我们要携手共同努力,那样我们的明天才不会为水而困!
(计划财务部 文婷供稿)